《2023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发布 首次建立国家能源变革量化评估体系

时间:2023年09月08日

《2023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于2023年9月7日在江苏苏州举行的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发布,蓝皮书从5个维度,首次建立了国家能源变革量化评估体系。

《2023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基于4个革命、1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选取了94项体现变革现状和速度的指标,从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体制和国际合作5个维度,首次建立了国家能源变革量化评估体系。

image.png


image.png

蓝皮书显示:

在能源消费方面

非化石能源消费较快增长,化石能源仍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610EJ,近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其中,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为82EJ,近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终端电气化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电能消费总量约86EJ,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20%。能源强度稳步降低,能源效率稳中有升。排名前十的国家建立了更为合理的消费体系,在终端电气化率、能源效率和碳强度等方面表现出色。

能源消费变革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

图片

在能源供给方面

化石能源生产快速增长。2022年,全球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为600EJ,同比增长4.4%,近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约为61 EJ,占比为10.1%,近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约是化石能源的8倍。排名前十的国家在低碳转型和安全保供方面表现出色,但大部分国家仍以化石能源为主,亟需加快推动能源供给变革。

能源供给变革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

图片

在能源技术方面

目前主要的变革路线是大规模开发新能源和提升终端电气化率,并推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能源变革的支持。排名前十的国家在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创新研发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能源技术变革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

图片

在能源体制方面

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确提出了“净零”或“碳中和”目标。截至2023年6月,全球共有15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净零”或“碳中和”目标,超过100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146个国家设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目标。然而,需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评估表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能源体制变革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

图片

在国际合作方面

21世纪以来,能源治理与国际合作已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二十国集团(G20)、清洁能源部长会议(CEM)等合作机制为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球目标搭建了合作平台;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国际能源署(IEA)等国际组织为全球能源变革提供了政策建议和实践经验;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柏林能源转型对话等为各国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提供了重要渠道。

国际合作变革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

图片

整体来看,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产业、国际合作等优势,综合表现较好。发展中国家在推动能源变革上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是他们以更短的“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差,表明了推动能源变革的坚强决心,同时在资金、技术、产业、国际合作等方面需要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支持。

能源变革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

图片

为了分析目标和差距,蓝皮书进行了2个情景假设,其中“经济转型情景”表征按照现状轨道发展的能源未来,“净零情景”则与《巴黎协定》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保持一致。研究发现差距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不足,终端电气化率较低,能源效率亟待提升和能源变革投资不足。

图片

根据分析,能源变革要迎接一系列挑战:

各国能源变革的执行力度有待提高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逆全球化阻碍了能源变革进程

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不足


针对这些挑战

蓝皮书提出了五条建议:

一是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二是提高终端电气化率,  加快推动氢能的应用

三是降低成熟技术应用成本,加大前沿技术研发力度

四是建立健全适应能源变革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

五是完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李昇院长呼吁,推动能源变革,守护绿色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凝聚共识、积极行动,共同推动能源变革,共同构筑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消息来源:中国电力报